一、白条猪价格走势
本周前期,白条猪价格先抑后扬,周后期波动调整。
3月3日,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8.65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24日)的18.90元/公斤下降1.32%;比上月同期(2月3日)的17.0元/公斤上涨9.71%,比去年同期的14.50元/公斤上涨28.62%。周环比小幅下降;月环比大幅上涨;年同比大幅上涨。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26.0%,本周末价格同比涨幅略有放大。
本周,日均上市量为1613.14头,比上周(2月18-24日)的1566.43头增加2.98%;比前2周(2月11-17日)的1546头增加4.34%;比前3周(2月4-10日)的1188.71头增加35.71%;比前4周(1月29-2月3日)的935头增加72.53%。
去年同期,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455头,年同比增加10.87%,上周同比增加24.18%,本周同比增幅明显缩小。同比增幅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增幅较大,今年周环比增幅很小。
自从2月中旬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快速上涨以后至今,肉价一直保持波动调整的状态。本周,白条猪的价格在比上月同期大幅上涨的基础上仍然在反复调整,价格是既涨不起来也降不下去,主要原因是近期毛猪的供应仍然充足,市场上并不缺猪,也不缺白条猪,仅仅是毛猪价格上涨拉动白条猪价格上涨,批发市场并没有出现因为缺少白条猪而促使肉价的上涨的状况。从屠宰厂的角度来看,由于白条猪的出厂价上涨,运抵市场的白条猪数量如果增多,价格就会下降;屠宰厂出现亏损,就会减少白条猪的上市量,上市量减少以后,价格又会反弹,屠宰厂就会盈利,就会增大上市量,从而又使得价格下降。本周肉价的波动,实际上就是上市量反复调整的结果。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,只要价格合适,屠宰厂就会增大白条猪的上市量,说明白条猪“不缺”。
但是,短时间内肉价也难以明显回落,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养殖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,为了保护养殖企业的利益,政府已经出手在收储托市,也在促使猪价反弹。从最近1个月猪价的走势来看,实际上已经产生了触底反弹的效果,也提振了养殖企业的信心。以至于近期既有压栏的现象也有启动二次育肥的,仔猪的价格也有所抬头。这些现象都会对猪价产生支撑,所以短时间内肉价难以出现明显的回落。
目前,肉类消费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往年同期的水平,但是与需求旺季相比,消费仍然显得比较平淡。因为现在仍然处于肉类的消费淡季。需求恢复最正常的是企事业单位食堂,他们仍然是消费的大头;其次是居民消费,此类消费恢复得也比较迅速,居民节前采购的肉类已经消化完毕,现在是随吃随买,也不再过多的储存;餐饮企业的恢复还没有完全正常,餐饮企业的采购量比正常年份还是偏弱一些。总体上看,目前虽然还处于需求的淡季,但是销量已经接近常年同期的水平,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幅。也就是说,需求即使再恢复,也没有太大的空间了。除非到了需求旺季,消费能力会比淡季翻番。也就是说,目前正处于消费的淡季,需求对价格上涨的支撑力较弱,肉价如果继续上涨,得不到需求的支撑,能够维持目前的价格水平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。所以,对养殖企业来说,可以提高对后市的预期,但是这种预期也不必过高,最好是仍然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,均衡出栏。
近期的肉价就是在这种上不上、下不下的状态下运行,短时间内价格难以出现明显的上涨或者下降。
二、鸡蛋价格走势
本周中期,鸡蛋价格小幅上涨,周后期运行平稳。
3月3日,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9.23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24日)的9.0元/公斤上涨2.56%;比上月同期(2月3日)的9.34元/公斤下降1.18%;比去年同期的8.05元/公斤上涨14.66%。周环比小幅上涨;月环比微幅下降;年同比大幅上涨。上周,年同比上涨21.79%,本周同比涨幅明显收窄。
本周,鸡蛋的消费仍然比较平淡,市场商户的感觉是“走货慢”,无论是单位食堂还是餐饮企业,采购量都不是很大,零售终端的零售商采购量也比较谨慎。有商户说:“他们是不看好后期的走势,不敢过多地采购”,特别是零售商,常常是卖多少进多少,手里不敢压(存放鸡蛋)。因此,市场上的商户也不敢压鸡蛋,家家的存货都不多。
不仅是商户不敢压鸡蛋,养鸡场也不愿意多存放鸡蛋。有1家商户,他们的鸡蛋是由养鸡场直接运送的,由于销售速度较慢,他们向养鸡场建议是不是能够停1天再送货,养鸡场不愿意,理由是他们需要用销售鸡蛋的货款来采购饲料。一方面说明养鸡场的资金链已经紧张;一方面说明养鸡场也不愿意多存放鸡蛋。养鸡场不愿意多存放鸡蛋,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蛋价会下降。
对于本周中期蛋价回升,也有商户认为没有必要,从市场上看不出蛋价上涨的理由,只能归纳为期货,是期货交割引起蛋价的波动。
本周,鸡蛋价格小幅波动,主要态势是小幅调整。前几周我们曾经说到, “短时间内蛋价还是难以出现明显反弹的机会”,本周仍然是这么个情况。
三、蔬菜价格走势
本周前期,蔬菜价格连续回落,周后期价格出现波动调整的状态。
3月3日,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4.24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24日)的4.33元/公斤下降2.08%;比去年同期的4.22元/公斤上涨0.47%。周环比小幅下降;年同比微幅上涨。上周末,价格同比上涨4.39%,本周末同比涨幅明显收窄。
本周前期,蔬菜的整体价格延续上周后期的走势呈现连续下降的走势,到了周后期,价格进入小幅盘整阶段,降速放缓。周前期价格降速较快,主要是新一茬蔬菜上市,这部分蔬菜的价格进入下降区间,但是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,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收窄。相比较而言,前期降幅较大的蔬菜大部分是鲜嫩的小品种蔬菜,此类蔬菜的生长周期都比较短,上市以后,供应状况明显好转,见效速度比较快;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按照供应链的顺序正常上市的春季蔬菜,价格降幅也比较明显。但是,到了周后期,新一茬上市的蔬菜比较少,特别是一些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蔬菜,暂时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,也使得蔬菜的整体价格降速趋缓。
就本周蔬菜的供应状况来看,一部分蔬菜的供应相对比较充足,主要是冬储的蔬菜,包括大白菜、洋葱、土豆、多种萝卜如胡萝卜、青萝卜、卞萝卜、心里美水萝卜等,由于存量较大,价格一直比较低迷,其中白菜、萝卜还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,冬储的洋葱、土豆受到新洋葱、新土豆的冲击,销售压力也在增加;一部分蔬菜的供应状况正在向好,除了鲜嫩的小品种蔬菜以外,主要是茄果类蔬菜中的西葫芦、黄瓜及山东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和丝瓜、苦瓜等,这部分蔬菜随着气温的回升,产量在逐渐增大,供应能力逐渐增强;也有一部分蔬菜目前正处于过渡期,即由偏紧向宽松过渡,这其中就包括圆茄、长茄,前期需要重新憋杈、憋芽、憋花,现在已经可见新果,后续产地的新一茬圆茄也要上市,供应好转指日可待;还有一部分蔬菜现在到了供应链衔接阶段,也有接不上茬的状况。比较明显的华东地区生产的莴笋、菜花,此茬蔬菜在生长期内曾经遭受到冻害,有一部分减产,退市期有可能提前,后续上市的蔬菜由于生长期内气温偏低,上市期有可能推迟,目前面临衔接出现断口状况。多种因素的叠加,使得本周后期蔬菜的供应状况仍然比较脆弱,价格也有涨有落,周后期价格环比的降幅收窄,降速放缓。
尽管目前蔬菜的供应形势还比较脆弱,但是整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,蔬菜供应好转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有一个过程,目前我们就处于整体向好的过程之中。
近期蔬菜的价格是呈现交替下降的形态,每天都有几种蔬菜价格下降,也有小部分会出现一些反弹或者回调,但是总的趋势仍然是处于季节性下降区间。
作者:刘通